首页 > 2005
索引号:ND001-0202-2005-01046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题: 内乡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
发文字号:内政〔2005〕46号
发布日期:2005-07-01
有 效 性:
内乡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05-07-01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内政〔2005〕46号
内 乡 县 人 民 政 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
意 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各家限额以上企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金融支撑和支持,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而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全面改善内乡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过去几年内乡金融安全区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内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开创内乡经济、金融、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提出如下意见: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内涵
从广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从狭义上讲,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金融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要致力于改善区域的金融生态,促进区域信用环境和金融环境的优化,提高金融业务在本地区的吸引力,提高本地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在当今改革朝市场化发展的情况下,区域之间的资金流动,将更多地取决于地区的信用环境和对金融吸引力,也就是金融生态,一个地区能否吸引资金关键在于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本地区对资金的吸引力,而以往那种直接要求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调度等极富行政色彩的做法将不复存在。
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内乡县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注重协调、持续发展,政府引导、各方配合”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着力改进和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不断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全面提升经济金融的质量和竞争力。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是:构建法律保障有力、信用体系完善、银企关系融洽、服务体系健全、体制机制优良的金融外部环境,实现贯彻金融宏观政策与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金融供给与经济社会需求的有效匹配;实现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的相互促进;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和谐发展。
三、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金融和谐发展。
充分认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按照“优化提升农业、做大做强工业、加快发展三产”和建设“工业强县、旅游名县、林牧大县”的目标,全面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强力推进骨干工业企业建设,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尽快增加销售收入逾亿元企业数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通过较快的经济增长,提高我县经济的综合实力,为金融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推进征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加快推进征信工作,提高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运行水平,努力构建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平台,并使之成为银行发展业务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大力宣传普及征信知识,积极参与发展社会征信机构,规范企业信用评级行为,着力培育征信市场。完善银行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对守信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戒机制,实施“黑名单”按季通报制度,对违约企业和个人实施金融同业制裁。继续稳步推进全县信用工程建设,召开全县农村信用建设活动现场会,加大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企业和信用户建设力度,扩大信用建设活动覆盖面,对信用企业和信用户实行利率优惠,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三)发挥信用担保机构作用,疏通融资“瓶颈”。
一是增强现有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以长远的眼光,做大做实担保行业。担保公司要积极筹措资金,增资扩股,增强担保能力。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规范运作、完善管理、健全机制,进一步扩大担保面和担保量。二是各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努力扩大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的量和面,在担保企业的选择、贷款金额、担保基金责任放大倍数、责任分担及利率水平等方面,与担保公司进行最大的合作与沟通。三是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调解决担保公司业务中的有关问题,通过支持担保公司业务运作进而达到支持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的担保难问题,疏通融资“瓶颈”。
(四)强化法律保障,优化社会服务体系,确保金融交易公平有序。
把强化金融法治建设作为推进内乡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严格依法行政,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规范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障金融债权的实现,有效遏制逃废债行为的发生。广泛吸收先进经验,严格行业准入和行业监管,规范发展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中介机构,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为金融发展打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法律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
(五)改革体制机制,调整改善融资结构,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严格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加大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力度,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激活民间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使其流向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领域。
(六)突出金融导向,促进资金有序流动,增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内乡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有效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融资方向,促进资金融通符合经济金融和产业政策的要求。突出金融信贷支持和限制的重点,认真组织实施骨干工业企业金融保障工程、中小企业金融扶持工程、农村金融服务工程,运用贷款、再贷款、贴现、再贴现、票据承兑、信用证等多种融资手段,并可采取银团贷款等方式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七)努力扩大信贷投入,切实增强金融支持服务功能。
增加信贷有效投入、扩大信贷总量,是支持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及促进金融业自身稳健发展的必备条件。各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采取措施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一是积极开展市场调查,拓“面”挖“点”,建立信贷客户梯队制度,使信贷客户的发掘培育成为银行信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二是量体裁衣,区别扶持。要根据各信贷客户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金融信用工具,实行差别化个性服务,努力满足不同需求,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和效率。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行的支持。要以内乡县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和金融运行的良好环境为基点,争取上级行在信贷政策、审批权限、资金调度、业务拓展等方面的倾向性支持,努力得到系统内县级机构所能得到的最大审批权限,为扩大我县金融信用总量创造良好的外部支撑条件。四是加强与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和相互配合,建立信息互通、协调顺畅、配合有效的工作机制,增强金融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真正发挥好经济金融唇齿相依良性互动的强大优势。
(八)加快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各金融机构要在有效把握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研究企业、拓展市场,努力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的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一是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融资工具,拓展融资渠道,通过信贷资产转让、票据转贴现、与异地商业银行合作贷款等方式,加强银银合作,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二是探索建立新型银企合作方式,对信誉好的企业继续扩大授信范围,简化贷款手续,方便企业融资;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采取多样化的担保方式,积极开展仓单抵质押、应收帐款抵质押、保理业务等新的贷款品种。三是要充分利用金融机构自身在网点、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为企业提供经济运行动态、行业发展导向、国家产业政策等信息服务;改进和提高资金结算、投资理财、委托咨询等其他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突破贷款、票据等现有金融产品的局限,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多种融资手段,调整融资结构,扩大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领域,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财务核算机制,增强资金运用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九)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加快建立地方金融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维护金融稳定的合力。建立完善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控指标体系、预警和处置机制,强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强化银信业自律管理,防止恶性竞争。加强对民间融资活动的规范和引导。深入开展全国反假货币宣传年活动,建立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制度和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制贩假币、洗钱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
四、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事关长远,事关全局。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金融生态环境是现实竞争力,更是未来生产力的观念,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案,确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四)营造氛围,形成合力。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关心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五年七月十一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金融 通知
抄 送:县委、人大、政协。
内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年7月1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