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05-06-08 08:00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内政〔2005〕42号
内 乡 县 人 民 政 府
关于印发《内乡县2003—2007年教育发展规划》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内乡县2003—2007年教育发展规划》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内乡县2003—2007年教育发展规划
二○○五年六月八日
附件:
内乡县2003—2007年教育发展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根据内乡县整体发展规划,制订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内乡县地处伏牛山腹部,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县域总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全县辖7乡9镇,289个行政村,总人口61.3万。2002年全县GDP完成35.9亿元,县财政经常性收入为9797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2175元。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00所,其中公办学校341所(小学301所、初中30所、聋哑学校1所、幼儿园1所、普通高中6所、职业学校2所),民办学校59所(初中1所、小学1所、幼儿园57所)。全县在校生96094人,在职教职工6524人。
二、发展目标
(一)基础教育
1、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年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初中阶段人口入学率达98%以上,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
2、大力发展普通高中,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人数达85%以上,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达13000人左右,要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一所,市级示范性高中两所,使全县高中阶段教育水平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3、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全县各乡镇至少办好一所中心幼儿园,适龄幼儿受教育率达95%以上。
(二)职业教育
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至2007年,全县在校生达3000人左右。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改革专业设置结构,灵活设置专业,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三)成人教育
在巩固“扫除青少年文盲”成果基础上,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年培训人次达18万。重视和加强成人学校建设,充分发挥乡、村成人学校的教学、生产、示范和服务功能,力争使乡镇成人学校20%达省级示范性标准;60%达市级示范性标准。
(四)经费投入与管理
确保中小学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至2007年初中达到15元,小学达到10元,按时足额征收城市教育附加费;教师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金额纳入预算,并实现财政按时、足额、统一发放;财政部门设立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帮扶资金专户,全面落实“两免一补”。
(五)办学条件
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扩大优质学校的办学规模。至2007年,全县实现高中教育城镇化;初中教育乡镇化,初中生均建筑面积达4.8平方米以上;小学教育中心化,生均建筑面积达3.5平方米以上。全部消除现存危房,实现中小学危房当年发现当年完成改造。加强全县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建设,加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新变革。
(六)师资队伍建设
对中小学教师,实现全员聘用制和每年定期选招制度;从大专以上学生中公选一批品学兼优的人补充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继续推行继续教育制度,确保教师队伍稳定发展。至2007年,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高学历比率小学达60%,中学达40%;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达100%。同时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培养一批具有相当学识和一定知名度的校长,重点选拔和培养700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三、主要任务
2003年--2004年
1、按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建设内乡初中,按A类高中标准建设内乡实验初中,扩大内乡高中和实验高中的招生规模,整合马山、乍曲、夏馆三所高中,使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0%。
2、建起湍东、灌涨、王店、余关、马山、七里坪、夏馆、赤眉、赵店、大桥、师岗、瓦亭、庙岗、乍曲等14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全县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0%以上。
3、建成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2所,市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6报,全县参加岗位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年人次达16万。
4、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教师工资实现县财政统一、按时、足额发放。县财政设立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帮扶资金专户。
5、全县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达99%,初中达94%,专任教师高学历比率小学达35%,初中达15%。
6、城区全部和乡镇所在地中学实现“校校通”,城区学校80%班级实现“班班通”。
2005年--2007年
1、使内乡高中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使内乡实验高中达到市级A类高中标准,整合师岗高中。全县初中升学率达85%以上。
2、规范全县初中、小学管理。完善初中乡镇化,小学中心化管理机制。初中和小学班额分别控制在56人和45人。
3、增加危房改造经费投入,实现中小学危房当年发现当年完成改造。
4、建立化解义务教育债务的有效机制,从学校剥离到当地政府挂帐停息,纳入政府消赤减债规划,并付诸实施。
5、完成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规范学前教育管理,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5%以上,受学前教育比率达95%以上。
6、提高各乡镇成人学校建设标准,使70%的乡镇成人学校达市级以上标准,使参加岗位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年人次数达18万。
7、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高学历比率小学达60%,中学达40%,教育科研接近或达到市先进水平。
8、全县中学及各乡镇中心小学实现“校校通”,城区中、小学实现“班班通”。教师计算机人机比县城达2:1,农村达5:1。
四、主要措施
(一)明确各级责任,健全教育优先发展的保障机制
1、明确各级政府教育投入责任。县政府负责全县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及教师的统筹管理,保证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县、乡两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例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
2、健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和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严格按国家现行工资标准发放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并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对地方出台的津贴、补贴,做到教职工与公务员一视同仁。
3、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建设经费保障机制,设立“校舍维修和危房改造经费专户”保证发现危房当年完成改造,确保中小学校舍和师生安全。
4、健全中小学安全管理机制:学校的校舍、食品,消防、防洪及师生人身安全等工作,初中由所在乡镇政府负责,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小学由所在村委会负责,村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乡镇、村对新建扩建校舍所需的土地,应按有关规定划拨,并动员群众以义务劳动,自愿捐助等形式支持中、小学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
5、健全中小学校收费监管机制,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各级政府及任何部门、单位、个人、均不得要求学校在省定收费项目之外为其代收任何费用、不得违反规定向学校乱集资、乱摊派。要规范各部门对中小学校的检查行为,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
6、健全资助贫困生就学制度。落实好“两免一补”,进一步落实对捐资助学者的奖励政策,鼓励“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教育基金会等继续做好资助贫困生就学工作,保障适龄少儿受完义务教育。
7、强化教育督查机制、不断提高依法治教水平。要坚持以“督政”为重点,加强对《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等教育法规、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
(二)改进教育评价机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1、认真推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以此为契机,全面完善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认真做好学校德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着力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扎实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认真组织全县教师学习研讨新课改精神,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不断加大新课改实验力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实验运行机制。鼓励学校和广大教师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内乡特点和工作实际的方法,确保课改实效。通过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促进广大教师建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4、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使教科研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要大力扶植一些有特色的、紧密联系本校实际的专题,争取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
5、抓好体、美、劳及健康教育,各小学要按照教学计划开足课程,不得随意挤占挪用。重视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机能素质。
(三)进一步深化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继续认真组织学习《教师法》及《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树立并宣传“教育教学能手”,“师德建设标兵”,让全社会了解教师工作,支持教育事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2、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聘用制,岗位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开展学校领导轮岗、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分批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内管理规范的学校挂职学习。按照需要及时补充中小学教师。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运行机制。
3、逐步构建教师多形式多层次培训的运行机制。做好岗位培训及学历进修工作。重视教师的全员培训。进一步健全教育管理干部的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轮岗交流力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教育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狠抓各项教育政策的落实,尤其要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坚持政府统筹,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积极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与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大力宣传全县教育系统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主题词:教育 规划 通知
抄 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县委、人大、政协。
内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年6月8日印发
责任编辑:nxg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