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乡要闻

宛梆传统剧《甘露寺》在漓江剧院演出

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13-07-05 08:24:20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相较于社会的发展变革,有一些东西是缓慢甚而静止的,那是传统,仁和,美善,那是最中国化的东西,它们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里,和灵性和快乐和爱在一起。

那戏属于梆子之一种,但又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梆子腔系,唱词时用本腔,也即真嗓,然后接以假嗓,谓之花腔,清脆婉转,明亮高扬,或喜悦,或激昂,或苍凉,间以鸟啼般的主弦,中州话的念白,使听众如饮甘醪,几欲醉倒。这个剧种,只属于南阳一地,南阳古名宛,因而大家就直呼它宛梆。

近日,被文化部冠以“天下第一团”称号的河南内乡国际宛梆艺术剧团,在漓江剧院演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剧目之一——— 宛梆传统剧《甘露寺》。这是由桂林市文化局、桂林市工商联主办,桂林高新珠宝有限公司协办的演出活动。

宛梆是一个优秀的稀有地方剧种,起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是由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吸收南阳当地的民歌、小调,适应南阳方言俚语而形成。宛梆曲调丰富,唱腔独特,男生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的感觉;花腔艺术是重要的特点,尤其是唱腔中高八度呕音花腔,配之宛梆主弦(梆胡)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堪称一绝。它既有秦声的粗犷激越,又有楚乐的委婉亮丽。其全盛时期,仅南阳辖区内就有宛梆班社百余家,后受战乱和多元艺术的冲击渐趋濒危。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南阳市委、市政府将宛梆剧种作为重点抢救和保护项目,2006年它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乡宛梆剧团成立于1951年,是目前国内仅存唯一的宛梆剧种专业剧团。多年来,宛梆剧团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依靠“艰苦创业、传承守业、爱岗敬业、创新兴业”的“宛梆精神”,扎根乡村,服务农民,大力传承民族文化。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天下第一团”称号,其优秀剧目曾荣获“文化部优秀剧目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一等奖”“河南省第二届县区级戏剧大赛一等奖”等。

桂林高新珠宝董事长、河南宛梆保护中心演出团名誉团长席国际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家乡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他对宛梆传统剧情有独钟,厚爱有加。为保护自己家乡的传统剧种,2012年4月25日,他对宛梆保护中心演出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冠名为“国际宛梆艺术演艺公司”。

席总对记者说:河南内乡是我的故乡,这里春秋为楚邑,战国属秦地,是中原和秦楚交界地带。诞生在这里的宛梆得天独厚,受到了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及楚文化的共同滋养,既有陕西梆子的高亢激越,又有中原音乐的平整规范,还有楚乐的委婉清丽。在今天已成为“国宝”级的独有剧种,作为河南内乡人,我为此感到骄傲。我生长在山清水秀的桂林,桂林山水滋养了我成长,同时还成就了我的事业,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我是内乡人,也是桂林人,我邀请内乡国际宛梆艺术剧团到桂林演出,将故乡“国宝”级的独有剧种介绍给桂林的朋友和在桂林工作和生活的河南老乡们,希望为增进两地友谊、增进两地的文化交流尽绵薄之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自然包括文化振兴。习主席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广阔空间。桂林正在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胜地,这是我们桂林人的梦;作为广西政协委员、桂林旅游景区和休闲购物企业协会会长,我愿意为实现桂林梦、中国梦倾尽全力,将传统稀有剧种引入国际旅游名城,在国际旅游名城的窗口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两地文化交流。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叶兆泉在演出前,代表桂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家班子,对河南内乡宛梆传统剧团来到桂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感谢。

他说:“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河南人民勤劳智慧,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原崛起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焕发出勃勃生机和迷人魅力。宛梆作为一个优秀的稀有地方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文艺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精彩的宛梆《甘露寺》给桂林人民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桂林,以她独特美丽的自然风光享誉中外,同时,也以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令人神往。其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与灿烂的物质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实施文化立市、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今天,桂林更要借鉴和学习‘宛梆精神’,以文化促经济,以文化带旅游,紧扣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这一主题,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力塑造美丽桂林新形象。

“文化艺术都是相通的,今天这场演出也是我们两地相互交流、学习、增进友谊的好载体,作为正在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桂林,非常欢迎各地文化艺术工作者走进桂林,同时,桂林的文艺工作者也要提高水平,把本土文化向外宣传,推动桂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希望以此为契机,河南桂林两地人民加强交流。在此特别感谢主办单位,也要感谢在桂林工作和生活的河南籍老乡们,为桂林城市建设,为桂林文化所作的贡献。”   (记者:张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