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直之窗

内乡宝天曼“旅游+扶贫”绣出幸福花

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17-08-17 11:09:32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2_副本.jpg

正值盛夏时节,平均气温最高不超过26℃的内乡宝天曼景区日接待量突破6000人,来自八方的游客呼吸着新鲜的高负氧离子,徜徉在宝天曼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在这里避暑、休闲、度假、观光。

“上山变上班,民房变客房,俺现在日子过得美着哩!”8月16日,在内乡县宝天曼景区新山门,保安万永军满心欢喜地说。

万永军是夏馆镇葛条爬村的贫困户,父亲长年有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现在他和妻子都在宝天曼景区上班,一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生活有奔头,咱就有干劲!”万永军对未来充满希望。

宝天曼管理局退了休的老王说:“以前给别人说,我在内乡宝天曼万沟林场上班,别人都嘲笑我说,都是上班走出大山,而你却又回到了那山旮旯,抬头看的大山古树、身边不时有野猪、狼等动物出没,在穷窝窝里上班还有个啥意思?现如今他们不得不用崇拜的目光看我。因我守护的深山老林现如今已涅槃重生,变成了风景如画的旅游区,想去旅游度假还得掏钱呢。”说起这件事,老王脸上满是自豪的神情。

“三十年前我初次到这里来,还是穷乡僻壤,古老落后无人问津的深山老林,现如今车子能够直接开到山上去,古朴的生态木栈道,醒目的标识标牌、人性化设置的3A级厕所、古树造型的生态垃圾桶,确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年都要到宝天曼度假的游客老尤说到。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无人问津的深山老林,还有因发展生态旅游带动的葛条爬村、大石窑的农户,他们居住的农房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整体质量较差,具有典型的北部山区建筑特点和风格。为了改善人居条件,结合旅游开发,内乡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对宝天曼景区周边的葛条爬村、万沟村农户的农房实行改造升级,搭乘宝天曼生态旅游的快车,使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守着房子挣大钱。

600升级改造后的夏馆镇万沟村农家宾馆 (崔鹏 摄).jpg

“俺咋也想不到,住在深山沟竟然吃起了旅游饭,一年下来我的农家宾馆营业额能达到十几万……”葛条爬村民何建群美滋滋地说。42岁的何建群,全家五口人,过去跟所有村民一样,全家出动,靠上山挖山药创收,一年下来家庭年收入还不到2万元。十年前,内乡县政府发展旅游业,号召山区群众依托宝天曼景区开办农家宾馆。何建群是第一个下河抓螃蟹的人,从宾馆6间客房、10几张床发展到现在60多间客房。不仅自己开宾馆当老板挣到钱,到旅游旺季还需要聘请其它村子的人搞宾馆服务、清洁工作。

“一个旅游项目,吸纳了葛条爬、万沟等4个村120余名乡亲就业,每年光工资就达200多万元!”宝天曼景区总经理勾伟男说。

葛条爬村、万沟村、大块地村和牡珠流村紧邻宝天曼景区,隐匿于青山绿水之间。过去守着美景受穷,现在他们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以“党支部+企业+贫困户”模式,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利用自有房屋改造农家乐宾馆,引导贫困户进行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景区优先聘用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为他们提供保洁员、服务员等岗位,形成“一业带多业、多业促一业”的发展格局,带动贫困户180户走上致富路。眼下,该县以5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投资上千万元对葛条爬、万沟村的农家宾馆全面升级改造,并实施星级管理。

“有了稳定的岗位,老百姓不用背井离乡,就能轻松就业、体面挣钱。”勾伟男说。光有岗位还不够,还得有“真把式”。为了让贫困户更好就业,县里与企业沟通,针对贫困户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努力让有条件的群众掌握一到两项职业技能。

内乡县是秦巴片区特困县,贫困人口多集中在西南部山区的七里坪乡、夏馆镇、板场乡等乡镇,而这几个乡镇都是拥有名副其实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但怎样把旅游资源和贫困地区高度契合,使旅游与扶贫开发有效结合,怎样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用足用活“旅游扶贫”,使旅游成为内乡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只有发展生态特色旅游,让农户们从心底里认识到,眼前的绿水青山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绿色聚宝盆,是内乡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好思路、好途径、好办法。

于是,内乡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域都是景观、全域都是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使旅游业成为内乡接续非生态友好型工业、林牧业转型的有力支撑,成为下岗职工、转产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而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正是贯彻这一发展思路的有力载体。通过宝天曼、县衙、宝天曼峡谷漂流三家4A级景区联合打造国家5A级景区,将内乡县城中心区至宝天曼山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旅游区沿线形成一个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旅游产业经济带和景观带。

用美丽打开致富门,好风景带来好光景。内乡县强力实施“旅游名县”发展战略,探索出旅游扶贫的“内乡模式”。据统计,宝天曼景区让3万多农民变成了旅游从业者,农家宾馆年均收入达10万余元,带动2.3万山区群众致富,有效改变了“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困局。

依托青山绿水,宝天曼旅游扶贫绣出幸福花。远望宝天曼的曼顶,一座座山峦似乎有了灵性,灵动的幸福透过山体直击人心,拥抱着宝天曼曼顶河的水,载着大山里的希望,向着远方缓缓流淌,走出一条豫西南贫困山区深处赶超式扶贫跨越式生态小康新路。王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