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20-09-01 18:55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
1、宛梆
宛梆是明末清初陕西东路秦腔传于南阳后,与当地民歌小调融合而成的珍惜剧种,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比京剧、豫剧、曲剧、越调更古老。早年人们称她为“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因南阳古称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为“宛梆”,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宛梆作为一个戏曲种类,与其它剧种相比有其独特性,其音乐属板腔体系,主弦为秦腔早期大弦,发音高亢清亮,与枣木梆子搭配溶为一体,形成独有风格,唱腔分为本腔与假腔(亦称“花腔”、“后腔”),各类板式中皆有本腔与假腔相配,特别是女声唱腔中的高八度呕音花腔犹如鸟鸣,堪称中华戏曲一绝。宛梆的通常调门有慢板、流水、二八、散板四大部分,传统乐器有大弦、二弦、坠胡、月琴、唢呐、小锣、手镲、板鼓、大锣、大镲、大鼓、枣木梆子等。上世纪50年代始,试探性引进和改进使用低音坠胡、钢丝三弦及二胡、笙、笛、闷子等,枣木梆子改用檀木梆子,将原剧种纯激越高亢、悲凉、粗犷音乐改革为明快宽广、悠扬的旋律,70年代初期,开始采用现代管乐器及琵琶、三弦等。
清朝中期,宛梆在南阳地区开始盛行,周边各县曾同时拥有近百家宛梆戏班。内乡宛梆始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时有夏馆镇人张珊开办第一个名为“公艺班”的宛梆科班。尔后的百余年中,宛梆戏班此起彼伏落,尤其是20世纪以来,豫剧、曲剧等其它戏曲剧种的大量普及使得宛梆班子逐渐衰落,到1948年内乡解放,仅存内乡境内师岗镇一台私人所办的宛梆戏班。1951年,内乡县人民政府为保存地方戏,将该戏班收编改制,组建了“内乡县宛梆剧团”,此后多次招收学员,培养宛梆人才,弘扬光大宛梆艺术,今天内乡宛梆剧团已成为全国该剧种独一无二的专业演出团体。
2、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由来已久,在内乡的大部分传说故事都是公元25年前,刘秀登基之前在南阳伏牛山一带被王莽追杀时的传说故事,经过千年来民间流传,使其更加完美生动,主要是以山、树、地名等有特殊现象的神话传说故事为体裁,如:
(1)伏牛山的神话传说。王莽追杀刘秀,刘秀逃出京城长安,直奔南阳。王莽派兵围追堵截,一马平川又无处躲藏,眼看要被追上,急刘秀仰天大叫,“天亡我也!”刚住声,一头大青牛从天而降,张口把他吞下,刘秀就晕晕糊糊,什么也不知道了。随后,扑通一下,刘秀从牛屁股屙了出来。待他清醒时一看,自己已到了河南内乡灵山头了,这里离南阳郡不远了,刘秀大喜,谢天谢地,对大青牛说:“大青牛哇,既然你救了我的命,就好事做到底吧,快变个大山把莽贼隔到老北山吧!”
大青牛一听,心里说坏啦,俺是奉太上老君的命令来救你的呀,你叫我变山,君子口里没戏言,我可咋上天呀!这时大青牛不得已,卧在地上变成八百里伏牛山了。
所以,内乡有句顺口溜叫“吃陕西,屙河南,青牛化作伏牛山”的说法。
(2)柳树相貌的传说。刘秀被追得人困马乏,实在走不动了,就在一棵柳树下滚鞍下马,乘凉歇脚。刚刚坐下,又见远处烟尘滚滚,刘秀叫苦不迭:“老天好不睁眼,如今我四肢麻木,腹中空空,哪里能走得动,岂不坐等一死吗?”他望望冠大如云、枝叶繁茂的柳树,心想:树心内能让我躲一会儿该多好哇!刚想到这儿,只听“咔嘶”一声响,树身裂开一道大口子。刘秀大喜,吩咐马儿到荒野去,自己侧身钻进树肚里,树口子又“嘎嘶”一声合住了。
王莽追到大柳树下,不见人影,一腔恶气没处发泄,抽出宝剑对柳树发起恨来,骂道:“刘秀乃是寡人心腹大患,再往前撵,如有不卖力者,以此为例!”说罢,只见他手臂一挥,大柳树拦腰断折。刘秀吓坏了,幸好王莽是骑在马上挥剑斩树,要么他早已头跟屁股分家了。刘秀感慨万千:“柳树为朕而亡,朕却无以报偿,尚若苍天有眼,扶刘灭莽,让柳树再生三头六臂,逢春发芽,供人尊赏”。
柳树自刘秀登基受封后,果然长出“三头六臂”,身披千条绿发,春意盎然,蔚然一景,至今留下一句:“忠心老柳万年春,无心插柳柳成荫”之美言。
(3)酿河水中蛤蟆石。刘秀率兵往伏牛山纵深处逃亡,一天来到一座山洞,时至隆冬天气,白雪皑皑,寒风刺骨。将士们单衣铁甲,冻得直打颤,为了度过隆冬,与王莽周旋,刘秀决定在这里酿米造酒,以御寒冷。
米下锅后,为了防止王莽的突然袭击,刘秀让将士们雕琢了一个石蛤蟆放在河口水中,并对石蛤蟆说:“石蛤蟆呀,我在里边酿米御酒,如果有我刘氏天下,王莽来时你可大叫三声,以示告戒。”酒酿出来了,将士们喝着醇香可口的米酒,犹如怀抱火炉,爽心快活。突然河口传来三声蛙叫,刘秀大惊,忙令将士把酒灌好,上马起程。
王莽到来看到那些酿造工具,满地酒槽,气得须发戟张,忽然想到刚进河口时传出的三声蛙叫,“怪呀!隆冬天寒万物蜇眠,哪来的蛤蟆叫啊?想必定是蹲在水中那只石蛤蟆泄露天机。”于是王莽拨转马头,来到石蛤蟆身边,气不打一处来,抽出宝剑,狠命向石蛤蟆屁股切去。事后,由于刘秀在这里酿酒,当地人认定这条河叫酿河。
(4)扳倒井的传说。刘秀逃出长安,王莽紧追不舍。一天,刘秀人马来到距内乡城三里处,时值正午,烈日如炎,人马干渴,实在跑不动了,刘秀吩咐人马停下来找水喝。当将士们找到了一口水井里,由于没有提水工具,只能望井兴叹。刘秀焦灼万分,恨不能倾井中之水,解然眉之急。他手把井沿,用力一扳,说也奇了,井竞“豁啦”一声被扳倒,只见清清泉水汩汩外流,将士们见了,齐呼:“我王洪福!”人马一齐伏了下去喝个痛快。少时,快马来报,王莽人马将近。刘秀大惊,忙令将士上马逃奔。匆忙间,竞忘记了将井扶正,留于后,人们把这个地方叫做“扳倒井。”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在内乡不胜枚举,还有“三狼冢”、“挂剑垛”、“老鹰老鸹马齿菜”、“橡子树上结柏枝”、“寺坪的麦子为什么熟得早”等传说。而刘秀身边的将领们(二十八宿)也有在内乡广为流传的故事,如“马武转世”、“马武求师”、“马武收冯衍”、“收岑朋”、“黄霸出世”、“马王合兵”、“付俊与山萸肉”、“刘隆与接官亭”、“邓禹施法治秃龙”、“陈俊与印石潭”、“跑马岭贾复训马”等等。还有吴汉、杜茂、盖延、岑朋、万修、李忠、任光、冯异等奇妙的传说故事。整个传说故事,内容都反映了正义者昌,逆反者亡这个规律。刘秀虽然被王莽追杀不止,性命难保,但仍有壮士、绿林好汉相投,忠保刘秀兴汉室灭莽贼。在刘秀走投无路之时,天帮忙,石援助,树献身,老鸹送信,草蔽阴。向人们启示一个真理,正义者必胜。2007年4月,“王莽撵刘秀的传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3、打春牛
打春牛是知县每年立春时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德政务活动,“春牛”即泥塑的仿真牛。立春前一日,知县亲率众官,身着朝服,高擎仪仗、“春”字牌,到城南先农坛祭祀春牛和芒神,祭拜完毕,知县在附近田里扶犁亲耕一至二垅地,表示代御亲耕,以祈丰年,然后迎春队伍将事先制好的土牛、芒神抬至县衙大堂前“迎春池”旁安放。至立春日,县衙仪门大开,对全县百姓开放,大堂前设香案,摆祭品,百姓手执彩旗,敲锣打鼓聚集而来。仪式开始,知县面北而跪作三献酒,赞礼官唱“长官三击鼓!”击毕,又唱“鞭春!”众官吏绕牛三圈,知县将春牛抽破,牛肚内事先填满的五谷、干果、红枣、核桃等食物纷纷落地,众吏役与百姓欢呼抢食,期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年有余。随后官民齐出县衙开始游街闹春,鼓乐、狮子、高跷、旱船、舞龙、唢呐等民间文艺活动尽兴表演,官民同乐,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吉庆欢快的气氛,将迎春活动推向高潮。
该活动体现了自古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权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这种重视农业、重视农民的民本思想值得今天借鉴。同时,通过该活动的开展,也促使各种民间艺术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传承。2007年4月,“打春牛”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4、宝天曼传说
宝天曼位于八百里伏牛山南麓,内乡县夏馆北部的深山中,这里林海蔽日,群山逶逸,云绕雾嶂,奇峰峥嵘,海拔1840米,登高极目远眺,使人犹如身临仙境,崇辱皆忘。
“宝天曼传说”以大宝和曼珠的忠贞爱情拉开帷幕,大宝和曼珠青梅竹马,虽然双方身份悬殊,但天长日久,时光茌冉,经过艰难曲折的生活磨练,终成眷属。夫妻二人以群山为家,群峰为伴,长年累月在这里栽树、种花、管护鸟兽,把宝天曼装点成人间仙境。后人为纪念这一对为民造福、恩爱有加的夫妻,特将他们二人的名字合在一起,把这一带秀美山水取名为“宝天曼”,从而一直流传,沿用至今。
“宝天曼传说”以宝天曼风光为素材,把万丈锁烟的奇峰、万绿蔟拥的异卉、万顷千年的古林、万般秀美的瀑泉等融入美丽的传说中,故事内容平实,情节感人,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情。从可歌可泣的“御葬沟传奇”、令人神往的“跑马岭怀古”、诚信为上的“鸿雁捎书”到展现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姑娘楼”、“山萸肉与雷劈崖”等,给“宝天曼传说”铺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朴素自然、情真意切、妙趣横生的大量传说故事,象征着内乡人民保护环境、热爱劳动、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博大胸怀,具有极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积极的教育意义。同时也丰富了宝天曼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对打造宝天曼品牌、提高内乡知名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08年3月,“宝天曼传说”被南阳市政府公布为南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5、石堂山传说
石堂山位于内乡县乍曲乡西部,地理位置优越,居群山环抱之中,竹林茂密,泉水潺潺,天然洞穴,独自成屋,实为修行之处。与该乡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窑遗址、吴垭民居村形成“金三角”,更是观光旅游最佳去处。
“石堂山传说”在内乡家喻户晓,闻名遐迩。相传,南北朝时,有一修道人李和,受仙人指点,来到石堂山,在其修道,晃眼便是四十个春秋。这一年久旱无雨,大地龟裂,禾苗枯桎,百姓望眼欲穿,眼看就要饿死。这时候,永青山下有一位叫张爽的农民,纠集大伙商讨说:“人传石堂麻衣子是得道的活神仙,有移山倒海、呼风唤雨之术,如今焦土一片,咱们何不结社求拜,拯救一方生灵?”张爽言毕,众人当即响应,一时间鞭炮齐鸣,鼓乐震天。众人簇拥着张爽上了石堂山,求拜李和降雨。
众人来到石堂山门外,焚香叩拜,那李和出门稽首相迎。众人见李和鹤发童颜,长髯飘胸,飘然若仙,无不欢呼雀跃。张爽说明来意,李和应了声:“无量天尊”,继而说:“道同天地,感化万民,诚心所至,苍天必怜。众人且安心归去,待贫道作法祈祷天庭,三日内可见大雨。”众人心喜,告辞下山。
李和见众人离去,便返回石堂山闭目养性。于夜半子时,登上石堂山的天坛披发仗剑,踏罡布斗,念咒施法。一连两天过去,纹风不动,照旧日如喷火,地似蒸笼。李和心焦:道法无边,怎奈天不助吾?正然祷念,忽然从外面涌进十二个面色各异的玩童,见了李和,一齐跪倒叩拜:“我辈参见真人师傅!”李和心奇:险山峻岭,虎豹出没,哪里云集这么多玩童?忙说道:“尔等何村人氏,不在父母身边守孝念书,然何出没山林,见我口称师尊?”那十二个小孩说道:“我辈数十载伴师石堂,无颜聆谛箴古,今奉大师召唤施令,故此前来参拜。”李和听了若有所悟,正色道:“尔等即属上天遣派前来助吾。吾正焦心于民,尔等可助吾作法,布施云雨。”十二小孩听了,齐声道:“谨遵师命!”言毕,退回石堂。
第二天,时至中午,天色瓦兰响晴。李和心事重重,渡步石堂门外,忽见十二条小龙在十二眼泉水上戏水亮甲。小龙见了李和一齐隐入泉中。真相大白,李和心中万分高兴。
第三天,正当午时,突然雾起东南,风生西北,霎时阴云四合,乌云压顶,嘎啦一道电闪过后,引出隆隆几声沉雷,紧接着瓢泼大雨倾天而注,百姓望雨心喜,拍手称快。
雨过天晴,万物复苏,万民欢腾,奔走相告,一时传为盛事,轰动京城。唐太宗龙心大悦,敕封李和为“慈慧普济真人”,大兴土木,广为扩建。石堂山由此成了人们求神祈雨、拜药求子、顶礼膜拜的地方了。
现在中国“周易”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对这里的风光胜景赞不绝口,认为有重要学术价值,文化底蕴厚重。“石堂山传说”有故事、民谣、诗歌等多种体裁,反映人文传说的有《麻衣子观祖》、《丘处机与野狼洞》、《陈传拜师》等,反映风光传说的有《十二龙潭传说》、《大小天池传说》、《翠竹园听琴》等,反映胜迹传说的有《千年古柏的传说》、《跑马岭的来历》、《洞天福地拜仙翁》等。这些传说故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宗教色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弘扬了道家学说的天人合一、和美和谐精神及当地劳动人民崇尚真、善、美的善良愿望。2008年3月,“石堂山传说”被南阳市政府公布为南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6、马山童谣
“马山童谣”起源于内乡县马山口镇,流传于宛西各县,一代又一代在民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影响很大。不少专家学者对马山童谣给予高度评价,作家叶文玲、军旅作家周大新更是对马山童谣赞不绝口。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是“马山童谣”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一句“一赶赶到马山口”在豫西奠定了“儿歌经典”和“童谣至尊”。
马山口镇早在元代就商贾云集,是历史上闻名于世的中药材集散地。明清时期鄂、豫、川、陕、沪等商人在此开店经商,马山口被誉为物华天宝、经贸昌盛、人才荟萃、文化灿烂的中州名镇。古有“下汉口,上河口,要上就上马山口”之说。
马山口在民国时期,天宁寺办有“宛西乡村师范学校”,被称之为宛西的“最高学府”、“黄埔军校”。加上历史以来南北客商酿成的异地风尚,成就当地多元文化,对马山童谣原生态的继承保护产生巨大的推动和发展。“马山童谣”是马山口当地群众千百年来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又是马山口的“名片”,更是马山口的精神象征。
“马山童谣”以儿歌传唱为载体,彰显劳动、生活、喻世、明理、勤学、孝廉、礼仪、亲情、和睦、博爱等中原民族的传统美德。所有童谣喻理人间情真、善恶报应、民生和谐、积极向上,极有深远意义。如代表性童谣《月亮走、我也走》:“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逮个鸡,叨豌豆,逮个猴,栽跟头,一栽栽到嫂子门里头,看看嫂子花枕头。嫂子不让看,扒住窗子要要看,窗子扒倒了,嫂子吓跑了”。反映民风的《薄嘴女》:“薄嘴女,肯说话,一说说到马山凹,眼看鸡娃要上架,撇着火,点上灯,还有两句没说清”。反映乡情的《好媳妇》:“剪子剪,剪韭菜,黑夜作梦俺姐来,拿上金盆就和面,面条锅里圆圆转,公一碗、婆一碗,最后给姐盛一碗”。反映亲情的《小乖乖》:“小乖乖,摔门下,头上碰个大疙瘩,疙瘩疙瘩旋旋,别叫奶奶看见”。反映礼仪的《筛筛隔隔》:“筛筛隔隔,大舅来了吃啥饭,打鸡蛋,烙油旋,不吃不吃两大碗。筛筛隔隔,大舅来了吃啥饭,我家住在马山口,门前有条大黄狗,杀了吃了舅再走”等等。
“马山童谣”是在农耕社会经贸发达的文化先进集镇,群众农闲时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千锤百炼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学。是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的产物。它的体裁、内容、传唱形式随当时的民情社风特点产生,具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田园情趣,形式多样,语言纯朴,浪漫激情,恨爱分明等艺术特色。其价值表现为:
(1)民俗学价值:从童谣的不同侧面能窥视内乡民俗演变的轨迹和社会发展脉络。
(2)语言学价值:马山童谣无雕饰的质朴语言,通俗易懂,恬静可人,用当地俚语无拘泥传唱,言简意赅,极具地方特征。
(3)文学价值:马山童谣多元一体,集口头文学之精华,是研究内乡民间文学的标本,更是文学创作的基础。2008年3月,“马山童谣”被南阳市政府公布为南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7、宣讲圣谕
宣讲圣谕是中国封建社会县级行政长官的“六大职能”之一,是对老百姓进行宣传教化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教化百姓忠君爱国,尊老爱幼,弃恶向善,和睦乡里,以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封建政权。
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开始就以“乡约”的形式约束百姓,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了“六条圣谕”,成为明代教化百姓的标准,其内容为“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无做非为”。清顺治九年,颁布了《顺治六谕》,内容同明;康熙九年,又修改充实,颁布了《圣谕十六条》,做为全国教民之标准。雍正二年,雍正帝又于每条下加以注释,用通俗语言解说,并附载简明律例,称《圣谕广训》,规定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日各地官员召集官民人等定点宣讲,特别是雍正帝在《钦颁州县事宜》中要求州县官亲讲圣谕后,各地知县均亲自宣讲。清代末期,内乡县宣讲圣谕的机构称“约所”,共有82处,“在城者六,在乡者七十六”。
旧时宣讲圣谕以讲所为单位,城里有乡里也有,方式和程序大同小异,据资料载和老人们回忆,该活动内容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八到九点左右,众人将香案、圣谕牌、旗幡、钟鼓等安放妥当,知县同官员人役等前往大门外宣化牌下,先拜圣谕,行三拜九叩大礼,尔后听众按尊卑长幼次序排列,百姓环于周围,由知县宣讲圣谕,并有讲生《讲正、讲副》二人协同解释,宣讲完毕,拜送圣谕,官员人役回衙,绅士百姓等始散。
圣谕十六条的内容为:“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完料钱以省催科,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愤以重身命”。
清王朝灭亡后,该活动也被废止了。目前内乡县衙博物馆,仍保存有旧时宣讲圣谕时用的“圣谕广训”旗幡和“宣化坊”。该项目旧时分布于全国各地县级衙门,现仅有内乡县衙保存下来并定期举行宣讲表演。2003年以来,内乡县衙博物馆组织相关人员,对该项目有关记载进行搜集整理和论证确认后,研讨筹备,并于2004年向社会推出该项活动,再现历史场面。由县衙博物馆内部人员组成,组成演出队伍,每逢周六、周日和节假日,上午九时半在县衙大门外宣化坊下公开演出《宣讲圣谕》。目前上演的是宣讲《圣谕十六条》中的第一条“敦孝悌以重人伦”。
该活动体现了自古以来我国历代政权面对百姓宣传教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历史前进。深入对该项目的挖掘、研讨并恢复,宣传其优秀的民族文化,对创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008年3月,“宣讲圣谕”被南阳市政府公布为南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8、竹马舞
“竹马舞”是内乡县分布较广、流行较早的民间舞蹈,但随着时代变化和娱乐形式多样化,现在能表演且较完整的只有马山口镇打磨岗村了。其主要道具一般是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外面糊纸或布,或更精细的扎上绒线,从马腰部分为头尾两截,系在舞者腰上,舞起来如骑马状。舞时表现骑马徐行、疾驰、跳跃,动作轻松活泼,热情奔放,时而边歌边舞。
马山“竹马舞”的表演人数最多达十六人,最少三人,而五人表演的形式较为别致。表演时,由两个举灯者,手举灯牌,各穿一身绿彩衣。首先在演出场所中固定位置,二灯牌相距约五米,红马、白马脖子上各挂八个铜铃,骑红马者穿一身红衣,骑白马者穿一身白衣。红、白马各随打击乐节奏分别绕牌子走“8字”形。赶脚者任意跟在一匹马的后边扬鞭催马。这时,红、白马先来回绕牌子灯欢奔转,然后,疾驰奔跑、跳跃至两马相遇,互相亲昵,尔后又互相撕咬,赶脚者鞭打两马分开,红马急奔,白马开始卧地不起,赶脚者鞭抽白马,惹恼白马又踢又咬,使舞蹈情绪达到高潮。俄尔,两马正常行走,赶脚者站在两马中间,轻松握鞭,随打击乐边舞边唱:“下来场子作个揖呀,众位先生你呀别挤呀,挤住竹马不哇要紧哪,挤住姑娘恁不呀依呀”。还有唱段:“锣鼓一敲那个颤索呀索呀哈哈,听我唱个十字歌呀哎,一字那个一横一呀道河呀,一元复始都把春节过。二字两横平行着,两家爱好都求喜事多,三字三横平行着,三元及弟在朝阁,四字好像个四字座,四季发财元宝多。五字弯腰盘盘坐,五谷丰登粮食多,一点一横两眼儿瞪,(白)是个六字,六畜兴旺满山坡,一横一竖弯个勾,(白)是个七字,七巧灵活喜心窝,一撇一捺(白)是个八字,八仙庆寿能活一百多,一撇一横竖弯勾,(白)是个九字,九唱富贵喜事多,一横一竖(白)是个十字,十全十美好的没啥说。顺唱十字歌,倒唱十字歌,顺唱十字歌还好唱,倒唱十字实在不好学……”
正月十五玩竹马,约在公元三世纪就有。节日热闹非凡,一般是从正月十五夜开始到正月十七夜止。演唱者唱词有固定的,也有信手拈来的,现场发挥与观众交流,妙趣横生,大都是在“打狮子”、“玩旱船”之后才大显神通。表演时,骑马者热情奔放,赶脚者轻松灵活,滑稽而不下流。十六人的表演雄壮、热烈,红、白、黑马各一排,随唱词变换队形,有快、中、慢步。每马八个铃,十六人齐奔起来,队伍、铃声雄壮非常,一派威武气象。
“竹马舞”演出没有管弦乐,只有打击乐伴奏,过门全用打击乐铺垫,唱时打击乐击节奏,很有原始、喧闹、雄壮气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2008年3月,“竹马舞”被南阳市政府公布为南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9、鼓词
鼓词又称说书,俗称“鼓儿哼”,是一种民间文学艺术表演形式,具有很强的节奏和韵律,又具有说和唱的艺术表现,属于曲艺的范畴。说书就是艺人用当地的语言将历史进行演义,或者将民间流传故事如“二十四孝”又称生活段子,借助于鼓和云板两种打击乐而进行说和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一门语言艺术,又是一门说唱艺术,可以说每个说书艺人既精通音律又是语言的高手,他们对语言这门艺术很有研究,在语气、语速、音高、音色等语言技巧方面也很有造诣,并善于模仿各种人物的语气声调和自然声响,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原本毫不动人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精彩之处往往妙语连珠,既押韵又生动,让人拍案叫绝,忍不住击掌叫好。剧本的创造性发挥使故事和小说的审美趣味尽量本地化、群众化,从而使说书这门艺术更深的置身于群众中去,成为名符其实的大众文化。
说书在历史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广大基层群众接受历史教育、传播的纽带,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听众。往往在农闲和雨天,大家凑钱或凑粮请艺人说书,人们围场而坐,仔细聆听,或躺,或坐,或傍,或靠,或闭目陶醉在剧情之中,直听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人们往往还是不愿离去,缠住艺人再来一段。
说书艺术起源于春秋时期,相传孔子被蔡国扣留,其弟子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老师灌输的知识编成押韵的句子,手持竹板,边击边说,终将老师救回。说书在中原大地渊源流长,且说书艺人在一定时期特定区域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纪末,因农村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各种文艺媒介的不断出现,以及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的冲击,说书这个古老的艺术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在内乡县还有少数地方少数人对这门艺术依然情有独钟,遇到年来节到或婚丧嫁娶时会请这些艺人前去说唱。
说书艺术从春秋时期至今,有几千年的历史,基本上是农村民间的一种草根文化。流传形式往往是师徒口口相传,没有专门学堂来教授,因而艺人往往只知道自己的老师,且行套简单,独人进行,一手敲鼓,一手打云板,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段。具体运作往往也很简单,或有钱大户出资请唱,或由一人成头挨家挨户凑钱、凑粮请唱,基本上是以场次给报酬,但也有送场的,比如在某个地方一连演出十天八天的,艺人会在临走前不要报酬,再送一场或一天,以示对当地人的感谢。说书的特点是演出的时间地点随意,不受限止,演出阵容最小,演出内容最丰富,既能讲出前朝历史、古代人物、民间英雄豪杰,又能教给做人的道理,引导百姓辨别善恶,树立正义感,寓教寓乐。2008年3月,“鼓词”被南阳市政府公布为南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