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乡要闻

扶贫路上的内乡探索

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17-09-22 20:13:50   来源:内向县政府

“一家人都搬进了功能齐全的新房子里,俺还入股了村里的食用菌合作社和养牛合作社,每季度都能享受分红,农闲时还能到附近的食用菌基地打零工,这日子过得有盼头啊!”内乡县灌涨镇刘营村的刘金秀谈起目前的生活不禁喜上眉梢,不久前,他们一家三口还生活在年久失修的危房里,出行不便,加之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没有支柱产业,收入来源单一,生活困难。刘金秀一家生活的大变化,正是内乡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缩影……在内乡,扶贫的种子正遍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过去的一年里,有18个贫困村、1506户5313人脱贫退出,给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

精准扶贫重任在肩,咬定目标不放松

内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共有贫困村88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5908户43959人,贫困发生率为6.1%,贫困人口遍布全县16个乡镇,涉及283个村,致贫原因多样化,加之全县工农业产业基础薄弱,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工业经济支撑贫困群众带动能力不强,面对如此艰巨的脱贫任务,内乡县委、县政府狠下决心,紧紧围绕脱贫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县有规划、乡有计划、村有方案、组有产业、户有项目”精准扶贫攻坚计划,制定《内乡县扶贫开发脱贫攻坚规划(2015—2018)》,明确了2018年为全县脱贫摘帽的时间。

围绕这一既定目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探索出了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统筹推进易地搬迁、转移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贫困村整村推进等脱贫举措共同发力的新模式,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有特色、问题查找无盲区、档卡校准无差错、帮扶措施真硬实、政策落地无棚架、资金审核无漏洞、责任压实真传导,群众脱贫有门路。2014年、2015年分别退出10个贫困村,2016年实现18个贫困村、1506户5313人脱贫退出,有信心在2018年如期脱贫摘帽。

构筑产业扶贫大格局,打造脱贫攻坚内乡“样本”

6月18日,142个村级电站、633个屋顶分布式电站,总装机容量71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内乡光伏扶贫电站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正是光伏产业扶贫结出的硕果。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该县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确立“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不断强化产业发展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全面构筑产业扶贫大格局。

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该县以核桃、油桃、烟叶、茶叶(菊花)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已形成“四个十万亩”的种植规模。县政府研究出台相关文件,对产业发展、贫困户务工收入、入股分红等与贫困户切身利益相关的联结机制予以明确,在基础建设、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帮扶模式,对农户荒山荒坡林地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进行流转,优先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成为“造林工人”,成立各类家庭农场575个,在带动3100户贫困户脱贫的同时,巩固提升了“四个十万亩”基地建设水平。

光伏扶贫、养殖扶贫和贫困村就业车间建设全覆盖。该县将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紧密结合,以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贫困户等多方共赢为目标,按照“优化配置、规避风险”的原则,累计争取各类资金39亿元推进三个全覆盖,支撑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

光伏扶贫全覆盖。成立内乡县聚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总投资5.6亿元,按20%资本金+80%国家开发银行专项贷款方式,建设这些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利用村级公共屋顶467处、机关单位屋顶189处,安装面积达41万平方米,规模达到32兆瓦;利用荒山荒坡或废弃地141处,安装面积达83万平方米,安装规模39兆瓦。建设成功的71兆瓦分布式电站,装机规模全省之最,扣除各项成本费用,全县贫困群众每户每年可获得稳定收益分红3000元,持续20年。

养殖扶贫全覆盖。以发展养猪和养牛为重点:养猪脱贫上,依托牧原公司,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层组织+金融+贫困户”的“5+”模式,实现对贫困户的全覆盖,全县130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组成内乡县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每户贫困户自愿将5000元到户增收项目资金投入合作社作为入股资金,确保贫困户年收入3200元且持续10年,每季度分红一次800元。至目前,2016年第四季度、2017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贫困户社员分红,都已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直接发到贫困户个人账户。养牛脱贫上,依托春牧公司,由政府组织成立22个养牛专业合作社,利用贫困户享受的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作为押金,向春牧公司申请已怀孕母牛5头,交由合作社统一饲养,此种模式可确保每户每年收益3000元。目前,养牛扶贫项目已在全县8个乡镇铺开,有616户贫困户参与成立22个养牛专业合作社,养牛3080头。

就业车间全覆盖。抓住全县造纸、制衣、机械电子等产业拉长链条的机遇,采取龙头企业带动的办法,在贫困村全部建立了扶贫车间,主动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服务企业,从而确保扶贫车间有持久生命力。目前,已建立仙鹤纸业切纸加工车间35个,天曼服饰制衣车间15个,融创新合电子元件加工车间10个,其他琴盒加工、艾产品加工等扶贫就业车间80余个,带动1100余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达1500元以上。扶贫就业车间实现了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挣钱,群众自发编了顺口溜:“门口务工真好,兼顾庄稼老小,转移就业一人,实现全家脱贫。”

因村制宜,电商产业、旅游产业、特色种植业、有机蔬菜产业、土地流转分红等多业并举,实现新兴特色产业共生共荣、百花齐放,拓展了贫困户的增收空间。该县以荣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为契机,加快电商扶贫步伐,全县注册电商企业300多家,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88家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入驻内乡,45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运营良好,吸纳100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利用景区的品牌优势,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契机,支持贫困村开发乡村旅游,创造就业机会和增收机会,北部山区贫困群众依靠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实现增收;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扶贫资金+贫困户”合作帮扶模式,发展香菇和双孢菇种植,七里坪、板场、夏馆等山区乡镇90%的贫困户通过种植袋料香菇稳步增收,灌涨镇刘营村建设菇棚77座,全村22户贫困户采取入股方式参与双孢菇种植产业,每两座菇棚帮扶带动一户贫困户,实现每户每年分红收入达到3000元;以牧原科技公司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有机番茄、彩椒等高端蔬菜,销售收入与贫困户五五分成,带动48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余元;成立县土地流转发展公司,牧原公司流转贫困户土地,签订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存入土地公司,农业主管部门为存入土地公司的土地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将12年的土地经营权评估作价入股牧原公司,流转农户在原来流转费的基础上再享受相应的分红,所分红利用于发展产业。

在产业扶贫的统揽下,该县还实施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兜底保障以及贫困村整村推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教育、医疗、就业、居住等一系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一套组合拳“虎虎生风”。

强化责任勇于担当,帮扶措施扎实有效

自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以来,该县成立高规格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全面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落实,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县科学高效绩效评价范畴,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工作队、第一书记扶贫成效进行年度考核,打分排队。同时,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甄别、培养、锻炼和使用干部的主战场,作为考核党员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主要依据。县委成立3个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明察暗访,做到有督导必通报、有问题必问责。

以“百企帮百村,千名干部助脱贫”活动为载体,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扶贫工作大格局,全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全部联乡包村帮扶到户,县直各单位和县规上企业共选派88名第一书记、88个工作队275名队员和28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针对每个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建立帮扶计划和帮扶台账,因户因人因需精准施策,实现精准施策全覆盖。确定每月5日、15日、25日为集中扶贫日,督导帮扶干部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宣传政策、精准识别、精准谋划、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上。建立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召回制度和驻村帮扶成效文明单位挂钩制度,对失职渎职的,坚决按照《内乡县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责任追究办法》顶格处理,追究当事人及所在单位的责任。


正如内乡县委书记李长江所说:“脱贫攻坚工作要牢牢把握精准要义,在扶贫模式上,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脱贫成效真实可靠,确保贫困群众受益。”(曹国宏 朱昱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