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乡要闻
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20-04-07 16:50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仲春时节,万物生发。4月2日,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余关镇大花岭偌大的工地上塔吊林立、各种施工车辆有序进出,拔地而起的庞大建筑群,仿佛在奏响高亢激昂的时代乐章,令人心驰神往。
“这是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开工复工、积极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助力南阳大城市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而推进的楼房式养猪综合体产业园项目。”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乡县委李书记介绍说:“这个项目不仅实现了技术的创新和融合,更实现了生产模式的创新和融合,将带动内乡成为中国猪业的‘航空母舰’。“
内乡是传统生猪生产技术的颠覆地。“这些年,内乡的猪吃着营养餐、睡着‘空调房’,排出的粪尿还实现了资源化利用······而现在,猪又将和人一样住上生态恒温的新楼房、享受着全新的空气,还能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染······内乡的猪可真的是越来越幸福了!”。
内乡的猪之所以幸福,缘于牧原。牧原是目前集约化规模全国第一,市值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农牧行业第一的现代集团企业。国内独特的全程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为企业实现标准化的疫病防控、高层级的环保处理、猪肉产品可知可控可追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拥有“早期隔离断奶”“分胎次饲养”“节水养猪”“无供热猪舍”“三防猪舍”等大批核心技术 ,保障了猪群健康成长和猪肉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29大类、100余种智能化机器装备广泛运用,覆盖养猪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生产引领全球猪业转型升级。牧原已成为一家门类齐全、技术很深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获得国家授权有效专利208项,支撑牧原走向世界行业前沿、行稳致远。
内乡的猪之所以幸福,与地方党委政府尊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密切相关。牧原常务副总经理曹治年说,“牧原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史”“牧原的每一次创新实践都源于内乡”。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内乡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企业创新,不断出台引智工程帮助企业吸引人才,使牧原集团的1000多位高端技术人才享受到“诸葛英才”优惠政策福利,为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以及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而每天需要一个专列运送所需粮食,每天还需要将100车猪肉及猪肉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的这个创新型项目,投资巨大、既不靠近产区,也不靠近销区,之所以在内乡建设,是“内乡软实力”决定的。
该项目总占地2500多亩,从选址到开工仅用了6天时间,彰显了“内乡担当”和“内乡速度”。项目将实现生猪单层养殖到多层养殖,节省大量土地资源,使单位土地面积承载生猪养殖量增长3倍以上。建设21栋楼房式空气全过滤的“三防智能猪舍”,实现防病、防臭、防非瘟的有机统一;5G全覆盖,生产运营智能化,喂料、猪群监测、病死猪清理、粪污清理、保洁、控温、控湿等全部由机器人完成;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在同一个园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规避了运输途中传染疾病的风险,出场的直接是猪肉。同时,园区还配套有有机肥加工厂,无害化处理厂,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使生猪养殖实现生态化。项目技术范围之广、学科跨度之大、装备之精良、功能之完备,全球前所未有。
多年来,内乡在牧原这家创新型企业的支撑下,按照“全自养、大规模、一体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加大生猪产业建设力度,促使生产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已形成了从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环保处理和“种养加”循环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
围绕生猪产业,该县已带动1.5万个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不低于5万元,并拉动县里大批农牧装备项目、生态农业项目、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显著拉动内乡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省市前列。
除楼房养猪综合体项目外,内乡在建和已经建成的牧原生猪产业大项目还有占地3300多亩的牧原智慧物流园、占地1500亩的牧原食品城、占地2000多亩的农牧制造装备孵化园等,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规模化养殖场就有29个,其中,多年前就建成达产的单体年出栏规模32万头的内乡17分场,目前仍是亚洲最大规模的养殖场。这些项目,将使内乡形成一个庞大的生猪产业航母群。
“6月底将建成的楼房式养猪综合体项目,将使内乡生猪养殖规模达400万头、屠宰产能达550万头,投资和产出规模乃至技术含量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支撑内乡养殖、屠宰乃至饲料加工、肉制品加工等生产规模迈上新水平、争创全国现代猪产业第一县,带动内乡县域经济创造出新的辉煌和奇迹。”内乡县杨县长信心满满。(来源:南阳网)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