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内乡要闻

内乡这个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名单

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20-12-23 18:02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日前,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内乡打春牛习俗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名单。

内乡迎春活动由来已久,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民间则习称“打春”,春季万物复苏,打春牛预示农耕活动的开始,有规劝农事、鼓励春耕的含义。

20201223_095721_002

据史料记载,“打春牛”这一活动,源于周代《礼记·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之说。经汉代,打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唐代,土牛、芒神的颜色则要“各随其方”。宋代,仁宗颁布《土牛经》后,打春牛之风日益活跃,由宫廷、官署而遍及乡里。元代,据《析津志辑佚·岁纪》记载:立春前官员一同在大都齐政楼南迎接太岁神牛。明代,《明会典》中明确规定了《有司鞭春仪》,用土牛迎接春天的到来。清代,打春牛活动在全国蔚然成风,清末时期又改用纸牛,即以竹子为骨架,外糊以纸。

内乡县衙现存有清代嘉庆年间制作的石质“迎春池”“皮鞭”等文物,同治八年《内乡通考》载:明代县中赋税“迎春五两五钱”;同治八年“支拨杂项细数项,迎春神牛,原额银五两五钱,除荒实征八钱五分五”。民国时期因体制变化官方略有停止,民间依然持续,主要由当地士绅和有威望的长者来组织开展,逐渐演变成为一项民俗文化活动,主要地点依然在原内乡县衙建筑群。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获得较大恢复,当地民间依旧自发组织打春牛等迎春活动,后打春牛仪式虽有短暂的停止,但民间迎春活动依然持续。改革开放后,打春牛仪式重新恢复,相关迎春活动更加丰富。当前内乡打春牛习俗已经成为该县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内乡打春牛习俗作为当地民众广泛参与的民俗活动,这一天家家户户咬春吃春饼,小孩戴春鸡,送福字。其传承方式为社会传承,其中的祭春、打春牛等仪式,主要是通过老师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

20201223_095721_005

其传承群体以内乡县衙博物馆及内乡衙署文化研究会为代表。1984年内乡县衙博物馆成立以来,组成专门机构,每年都从经费中抽出一部分专款用于内乡县衙打春牛习俗的研究和实施。深挖打春牛民俗文化,根据史料记载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研讨论证,恢复大型民俗活动《打春牛》,多年来在中央、省、市、县电视台专题节目中展播。并开办专题展览,通过泥塑、展板、展品、视频等形式向社会大众展示这一习俗活动,每年接待人数达120万人次。

该遗产项目具有由官、民共享习俗到民间自发民俗的演变性特征;有涵盖仪式、表演、技艺、饮食等多方面的民俗性特点;有仪式严谨的庄重性特点;有以内乡县衙为主要文化空间的固定性特点。

立春日打春牛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特色,其从官、民共享的习俗到民俗的演变程,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围绕打春牛习俗,当地流传有众多的传说故事、谚语歌谣、诗词歌赋等,涉及到剪纸、春鸡、社火等,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该项目是群众掌握时间节令、气候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具有科学价值。

内乡打春牛习俗是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并用以指导生产生活的范例,由此衍生的春耕文化在民众中逐渐形成共识;它表达了人们对春耕的重视,也体现了耕耘才能收获的价值观;它作为春天来临的象征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广泛认同,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它体现了民众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四季更迭的智慧,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20201223_095721_009


责任编辑:gnlx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