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22-12-02 09:22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政务服务单位:
《内乡县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内乡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内乡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
2022年11月30日
内乡县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为目标,坚持统一工程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备案管理、统一审计监督、统一评价体系的“五统一”原则,依托市政务云,建设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和政务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消除数据孤岛,全面提升我县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整合范围。纳入整合共享范围的政务信息系统包括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与社会企业联合建设、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或需要政府资金运行维护的,用于支撑政府业务应用的各类信息系统。
(三)工作目标。各级、各部门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有效整合,数量大幅压缩;各级、各部门统一接入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初步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成政务大数据平台,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服务,人口、法人、证照等基础信息率先实现共享。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清理整合。
1.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排查。各部门对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情况开展自查,全面厘清信息系统数量、名称、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度、审批部门、审批时间、经费来源等基本信息,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上云打下坚实基础。
2.清除“僵尸”政务信息系统。各级、各部门对系统使用与实际业务流程长期脱节、功能可被其他系统替代、所占用资源长期处于空闲状态、运行维护停止更新服务,以及使用范围小、频度低的“僵尸”政务信息系统进行清理。
3.加快部门内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各部门根据本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清理整合清单,将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大系统”,原则上以单个股室名义存在的独立政务信息系统必须整合。
(二)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和数据共享。
1.推进电子政务网络整合。加快县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和系统建设,完善县电子政务外网,提升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支撑能力。
2.加快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市、县两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外网),构建两级平台、三级网络互联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
3.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大普查,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构建全县统一、动态更新、共享校核、权威发布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提供支撑。
4.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
(三)加强项目管理和安全保障。
1.优化建设模式。推动电子政务项目投资、运维和建设模式改革,实行项目分类管理,鼓励采用服务采购模式,鼓励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与服务,提升集约化建设水平。
2.强化项目管理。所有申请使用省级预算资金建设、运维和购买服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均要在县发改委、财政局进行全口径备案;县发改委、财政局要全面掌握项目名称、建设(使用)单位、投资额度、运维费用、经费渠道、数据资源、应用系统、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备案情况等内容,对不符合共建共享要求的,不予审批,不拨付建设、运维和购买服务经费。
3.加强安全保障。强化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云平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安全管理,完善安全防护机制,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风险评估,加强政务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各部门负责开展本单位政务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加强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共享、使用的安全保障工作。
三、组织实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县发改委、网信办、编办、科工局、财政局、审计局等单位参加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协调工作机制,重点在工作层面、操作层面、执行层面加强统筹协调,有序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二)明确落实责任。县直部门要建立层层责任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抓紧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督导落实,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整合共享工作所需经费由各单位自行解决。
(三)加强督查落实。县政府办公室牵头成立督查工作组,县发改委、科工局、财政局、审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参加,对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对进展快、成效好的单位给予表扬,对工作不力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不符合共建共享要求的已建设项目,视情况不再安排后续建设、运维经费。
(四)强化技术支撑。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管理单位要加强网络与共享平台接入、目录编制、数据对接和进度填报的技术支撑保障,组织做好技术、标准培训等工作。
责任编辑:Neixiang_liuyulong